文物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召开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赋能专题论坛”

时间:2023-06-07 12:29:36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相关资料图)

6月6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京召开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赋能专题论坛”。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向东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国家文物保护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积极践行文物保护初心,以“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为发展战略,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接下来,文研院将以合作示范基地、科创中心建设、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秘书处等契机,与各家单位强强联合,积极探索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路径,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提供借鉴与思考。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从文物管理体系、全面系统化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标识及国家公园体系构建等角度,深入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相关要求与思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终身荣誉研究员黄克忠表示,70多年的文物保护历程见证了科技进步对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键推动和引领作用,文物科技使我们的工作更贴近生活、参与生活,希望文物工作能够继续从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给国家和民众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单位的7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文物保护与科技、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作主旨发言,以敦煌石窟、长城保护管理、遥感技术、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旅游开发、传统村落保护、革命文物为侧重点,深入解读了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的文物保护实践、相关思考与建议。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员王玉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吴加安3位专家分别点评并交流分享相关经验。

(图片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标签:

相关文章

社会面清零后第十天,三问吉林省复工复产怎样了

新华社长春4月23日电 题:社会面清零后第十天,三问吉林省复工复产怎样了 新华社记者段续、张建、赵丹丹...

来源:2022-04-24

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3.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4月23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23日22时07分在青海海北州门源县(...

来源:2022-04-24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 公布行程轨迹

(抗击新冠肺炎)山西太原万柏林区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 公布行程轨迹 太原4月23日电 (记者 李新锁)山西...

来源:2022-04-24

上海战疫:从严从重从快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抗击新冠肺炎)上海战疫:从严从重从快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上海4月23日电 (记者 许婧)近日,上海出现...

来源:2022-04-24

杭州本轮疫情已发现98例阳性感染者 有进一步扩散可能

杭州4月23日电(张煜欢 崔倩娴)23日,记者从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3日18时...

来源:2022-04-24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